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身為NBA球迷(下):D-Wade


本季熱火隊一路跌出季後賽,我才感覺自己真正成為熱火球迷。

(圖片來源:網路)

如果設定播放程式淡出淡入(fade out, fade in),那大概就是一首歌結束要切換到下一首歌時,中間尷尬的、不知道手要放哪、又沒重點的過渡期,在T-Mac的瀟灑身影日漸稀薄之的同時,另一個同樣飛快的Wade的身影在視線裡緩緩加重分量,還是新秀那幾年,他的身材在後衛群算是中等,卻可以靠著速度和運球技巧讓對手在一場球賽過後感覺很差,並在新秀的第一年就帶領熱火隊殺進季後賽,那還在自己也偶爾會穿上球鞋走進球場的年紀,不知不覺變得嚮往。
關於迷弟的養成真的有太多感想。
但是要一直到印象太強烈的06年總冠軍的隔年,冠軍隊伍像一夕間變賣家當回鄉下老家種田後,才決定跟隨Wade
在那之前對他的印象粗糙地概括成自殺部隊,起跳、飛扣、跌得亂七八糟,然後沒事繼續打。速度快,更完全無懼禁區大個,好像跟誰打賭說好只要拿到球就要飛身攻擊籃框,落地前有工讀生先鋪好軟墊防震般,為什麼摔這麼多次都可以沒事呢?

一直到後來終於真相大白了,根本就有事。


14年暑假的多比交易案幾乎要比馬刺隊在南灘舉辦的大屠殺還精彩,LBJ高舉「回家」大旗回到他的生涯第一支球隊,三巨頭抱大腿的壟斷市場時代正式告終。好像有些人很難過、氣憤、困惑甚至被迫跟著球星選邊站,老實說,那些日子儘管四進四出總冠軍戰,拿下、兩座總冠軍獎杯,我也只在意Wade在場上,是不是還持續高檔地行雲流水;老實說,確定會贏的比賽並不好看,以至於沒有跟隨每一場比賽的欲望,只是吃飯時候打開highlight幫助消化、打發時間而已;老實說,比賽的內容非常無趣,就是仙道對流川楓提議的「如果有單挑大賽,你一定會拿冠軍」的美夢成真版,戰術一:LBJ單打,戰術二:Wade單打,戰術三:重複戰術一及戰術二,反正輸球就怪空調故障。完全喪失了那種需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拿下一場比賽的意志,一點也不激勵人心,我不太確定除了令人動容的運動家精神外,球賽對於球迷來說還會留下什麼。
或許去簽運彩就不會有這麼多問題了。
所以,15年新賽季開始後,我繼續留在熱火隊的頻道上,期待新的陣容能夠走到什麼程度,交出什麼成績。出乎意料的是,竟然從明星賽後一路跌到季後賽資格的邊緣,稍稍把
時間軸拉長一點,是從總冠軍戰隊伍一路退到懸崖邊退無可退。
陣容一字攤開,天份是有的,經驗也是有的,但就是打不出來。是在驕傲自滿的時候,默默被其他球隊給超越了嗎。有人質疑教頭仍然堅持使用過去被體能巨獸LBJ撐起的輪轉防守該淘汰了,好好補強傳統中鋒打陣地戰,或許不至於絕望。好像祈禱被什麼給聽見,Hassan Whiteside從天而降,確實,禁區的強度從嫩豆腐晉級成高牆,但是整體而言,球隊的戰力卻絲毫沒有起色。
除夕夜後連續三天斷絕網路,再次連上線,結果油頭Pat Riley包了個大紅包給南灘壓歲,Goran Dragic成為熱火隊先發控球後衛。

上個學期的某個晚上,有些或許可以稱作新生代第一線的樂團們到學校表演,剛好免費就順道路過和朋友聊聊天。很可惜聽完之後毫無收獲,腦袋呈現一片「                」,很仔細想要找到大學社團和一線樂團的差異,於是得到結論:樂手的效果器很貴之外,鼓手要穩。
優秀的鼓手讓一首歌至少穩定得讓人能夠聽完,再去體會細節;優秀的控球後衛至少讓每次進攻都具有威脅性,不至於以無腦失誤收場。
Goran Dragic擔任控球後衛之後,很明顯感受到熱火隊戰力的歷史大躍進,進攻組織更合理、失誤降低、逼迫對方失誤後的快攻成功率提升,也同時讓Wade不需要分神控球可以回到殺人武器的位置。

(圖片來源:網路)

關於優雅的傳統,從T-Mac傳到Wade手上,雖然打法非常不同,但是氣質卻很相似。T-Mac的身材在對位上的優勢讓他輕鬆自在把球放進籃圈;較矮小的Wade卻偏偏喜歡在油漆區討生活,靠的是看似老派其實夢幻的運球技巧和近年逐漸純熟的低位單打,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早年的衝撞球風沒有留下太多印象,更多是受傷之後。也是在改變打法後真正醞釀出屬於Wade的籃球美學:他的運球不是華麗的crossover派,也不做背後運球,就是純粹的左右手變換方向搭配轉身和變換速度,掌握時間差的秘密,尋找讓對手再也跟不上的契機,接著突破、扣籃,或是後撤步跳投(step back jumper),其中最經典的還是莫測的歐洲步(euro step)後精巧的小拋投。從不畏懼對抗比他還高大的球員,他有自信成為時間差的魔術師,在對手稍不注意之際落井下石,讓他陷入更深的睡眠。

這樣的Wade在這個賽季的明星賽後卻陷入困境,健康因素是一點,球隊能否順利進入季後賽是更大的。

於是有種,一直支持的樂團,某天遭逢巨變,被所有人懷疑到世界盡頭差一步就要重摔倒地時,正是這樣的時刻,更需要被人支持的感覺。
豈不是換了吉他手的Red Hot?把LBJ比喻成John會有多少人暴走放火燒加油站呢?但是對我來說,AK一直都在,即使喉嚨不行了,還是有他獨特的魅力,還是寫出了〈Scar Tissue〉、〈Snow〉的那個他,11年專輯的〈Look Around〉、〈Meet Me at the Corner〉依然值得一聽。

(圖片來源:網路)

溜馬隊和黃蜂隊突然打出一波連勝,使得熱火隊失去東區的季後賽資格的那些日子,每當看到Wade在場上的身影,難以言說的意象不斷從螢幕飛出襲向我。走過初生之犢勇闖季後賽、拿下總冠軍卻金身疑雲、登上聯盟季賽得分王寶座卻隻手難遮天、三巨頭抱腿的光榮時期後,已不是丟鞋、飛身肘擊、學Dirk咳嗽的得意忘形之徒,現在Wade,眼神非常深沈。若以衝擊總冠軍為目標,感覺直到現在,他才真正要成為帶領球隊的那人,過去球隊在奪冠時有歐肥、LBJ這些聯盟怪物,他沉受的壓力從沒有過此刻的重。
唯有如此才激得起浪花。
在最近連勝了騎士、拓荒者後展現新陣容磨合的硬派實力,進攻端半場組織的球的流動變得流暢,防守壓迫後的反快攻也得心應手,或許板凳深度因為時間緊迫沒能培養會是隱憂,但確實是一群非常有天賦的球員。關鍵就在Wade身上了,身為球隊的核心中樞,他會為熱火隊開創出怎麼樣的道路,怎麼走完傷痛籠罩後透出一絲希望的這個賽季。

每一步都走在鋼索上,但正是這樣球賽才讓人重拾熱情啊。

錯過了T-Mac的生涯,就從Wade的後巔峰期開始補齊。
這支影片前的兩分鐘,看一個男孩蛻變成男子漢: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身為NBA球迷(上):T-Mac


在這季開始以前,從沒有這麼渴望跟著NBA任何一支球隊的比賽過。
開始被NBA入侵要從小時後說起。


(圖片來源:網路)

最早最早,是國中的直屬學長,因為是在班際籃球賽動輒獨拿30分的砍將,他的一顰一笑對三分線都還投得吃力的小學弟來說,太容易就被當作生命意義。
真羨慕小時候動不動就會找到生命意義,反正隔天再忘記就好。
他在某次送來的禮物上,畫了一幅T-Mac拿著球、流口水、眼睛沒睡飽的插畫,插畫下的字句大意就是:放眼NBA,唯有T-Mac

那時正值由C. Webber率領的、每一次進攻都要六個人都摸到球的國王隊瀕臨解體,即使是後來由Nash扛出的太陽隊也抵達不了的「傳球藝術的真諦」就此終結(看國王隊的比賽是會令人陶醉的啊),我的生命意義再次移民。

就是這樣在幾近無意識、沒有選擇餘地、根本連喬丹衝擊了幾次三連霸也不清楚的年紀,迎接了「東麥帝,西科比」的時代。
所以很訝異成長的過程裡,碰到這麼多人喜歡歐陽鋒,每當又遇到有人幸運數字填「8」,而不是「1」,至少是戰神的「3」也很有格調,雖然那可能是他的生日尾數、從小到大的座號還是什麼,我的直覺反射就是你到底懂不懂籃球。


一直到很後來,當T-Mac也終於老去,當後起之秀紛紛出籠,我才知道T-Mac留在我腦海裡的印象原來就叫做優雅。他在場上的表情永遠是鬆鬆的,雙手一攤隨時準備要大幹一場。他會單手持球伸向身體後方,一邊護球,一邊決定下一步,六尺八寸的身高加上敏捷的第一步,不論是切入或者旱地拔蔥,防守者能做的真的不多,就是禱告。
如果要找crossover教科書,T-Mac通常不會是第一人選,不是運球太弱,只是沒機會表現,因為腳步太快,如果持球發動單打,防守者稍微露出縫隙,他毫不猶豫踏出第一步,下一秒已經要挑戰油漆區。
機長廣播:所有人坐穩,要起飛了。

(圖片來源:網路)

灌籃的姿態有很多種類型,有些是被籃框欠債,而且每個晚上碰面都討不到錢,所以只好用蠻力發洩。這種類型很神,把灌籃從藝術的層級直接拖進地獄,有種肌肉大塊就是老大的悲哀。
有些只是空手走位接到炸彈、或者發動前場快攻沒有人攔阻之下,剛好把球放進,就像看到垃圾桶旁有紙屑,剛好把它撿起來丟進垃圾桶那麼剛好,最後街道乾淨了,穩拿兩分。
還有一種,近乎泛靈思想要把籃框視為神聖的主體對待,每一次扣籃都是一次獻祭、一次靈魂的接觸,那尊敬之後流瀉出來的就叫做美學,T-Mac就是這種類型的典範。從起跳到觸碰籃框這段時間,因為身體的延展性極佳,滯空時間被拉得好長,而故事就從這裡說起,他的身體拉弓,力道一點一點蓄積在持球的手上,到達最高點後,防守者來或不來都無所謂了,進出過無人之境,他和藍框赤裸相對。將球扣進。

好吧,都是小迷弟的幻想。
只是再也看不到T-Mac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拔起的跳投、招牌跑快攻時將球拋向籃板自己做球alley-oop、或是閃電的第一步過人後直接轟炸籃框及其憨厚無用的防守大漢朋友,總是不免感慨,更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3513分」,那隻手扭轉比賽的命運英雄,怎能叫人不揪心。


但那是個連上網路後只知道和女同學聊天、未曾知曉世界上竟有了youtube發明、Highlight發明還要穿制服上學的年紀,我沒有逐一關心每一場比賽以致跟隨著T-Mac身為運動員的生涯起伏跌宕,當他因多年傷病要從時代的標識被撤換時,只是替他覺得可惜,沒有闖入過總冠軍到身為籃球員能夠抵達的至高殿堂證明自己,那是身為運動員的最高榮耀。
卻無法擠出太多的個人情感,個人情感都是在有天醒來突然意識到,是真正永遠失去之後,才像陽光融化了山脈的積雪般千軍萬馬湧來。現在重溫youtubeT-mac的生涯剪輯,從早期的稚嫩、全盛時期的瀟灑,到晚年流轉各隊成為浪人,又再次強烈感受到時間在一個人身上得逞,而必要地感傷起來。

雖然很多人說他沒有隻身讓一支樂透區爛隊翻身衝擊季後賽的才能、沒有紮實防守不過是得分端的最終兵器,我更一廂情願認為這就是命定如此了,一個人也許可以掌控一場比賽,但若要攻下一整個賽季、拿到總冠軍卻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那是全體球員、教練團、戰術設計乃至包含了GM(general manager)、球團(訓練團隊及醫療團隊)及球隊老闆的事。

也許T-Mac註定要成為時代的悲劇英雄好讓人念念不忘。


(圖片來源:網路)

沒能趕上他在魔術呼風喚雨的時代,在火箭的生涯年卻傷病纏身,也錯過了他簽老將底薪在各隊的板凳枯坐,作為一位球迷實在是太不及格。

這兩支影片就算重播再多次也只能想念了: